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的区别
永嘉律师
2025-05-11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与法定撤销存在明显区别。
任意撤销权是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此为赠与人基于自身意思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对赠与行为的反悔。
法定撤销权则是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即使赠与财产已转移,赠与人仍可撤销赠与。比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法定撤销权旨在保护赠与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受赠人不当行为导致赠与人权益受损。
二者区别还体现在行使条件和时间限制上。任意撤销权强调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且有特定合同类型限制;法定撤销权以法定情形出现为前提,不受财产是否转移的严格限制,且有除斥期间规定。赠与人需准确把握二者区别,依据具体情况合理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的区别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存在以下区别:
1. 撤销情形不同:
任意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任意撤销。
法定撤销: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2. 行使时间不同:
任意撤销: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可行使。
法定撤销: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如赠与人一年、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六个月内行使。
3. 法律后果不同:
任意撤销:若成功撤销,赠与关系自始不存在,已交付的财产可要求返还。
法定撤销:撤销后,赠与关系溯及既往消灭,已交付的财产也可能需返还,且受赠人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 撤销主体:
任意撤销权主体是赠与人。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法定撤销权主体包括赠与人及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在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情形下,赠与人及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行使法定撤销权。
2. 行使条件:
任意撤销权只需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基于自身意愿即可行使。
法定撤销权则需满足特定法定情形,如受赠人的前述严重侵害行为等才可行使。
3. 行使时间:
任意撤销通常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行使。
法定撤销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与法定撤销存在明显区别。
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依其意思表示而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赠与人在还没把东西真正给到受赠人手里,比如房产还没过户、动产还没交付时,不想送了,就可以撤销。这主要是考虑到赠与行为在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改变想法,法律赋予其一定的反悔权。
法定撤销则不同。它是指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无论赠与财产的权利是否已经转移,赠与是否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或者经过公证,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都可以撤销赠与。这些法定情形包括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法定撤销是为了保护赠与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防止受赠人的不当行为导致赠与人遭受损失。总之,任意撤销侧重于赠与人在财产权利转移前的自主意思,法定撤销侧重于在特定法定情形下对赠与人权益的保护。
任意撤销权是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除外。此为赠与人基于自身意思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对赠与行为的反悔。
法定撤销权则是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即使赠与财产已转移,赠与人仍可撤销赠与。比如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法定撤销权旨在保护赠与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受赠人不当行为导致赠与人权益受损。
二者区别还体现在行使条件和时间限制上。任意撤销权强调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且有特定合同类型限制;法定撤销权以法定情形出现为前提,不受财产是否转移的严格限制,且有除斥期间规定。赠与人需准确把握二者区别,依据具体情况合理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关于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的区别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存在以下区别:
1. 撤销情形不同:
任意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任意撤销。
法定撤销: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
2. 行使时间不同:
任意撤销: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可行使。
法定撤销: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如赠与人一年、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六个月内行使。
3. 法律后果不同:
任意撤销:若成功撤销,赠与关系自始不存在,已交付的财产可要求返还。
法定撤销:撤销后,赠与关系溯及既往消灭,已交付的财产也可能需返还,且受赠人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 撤销主体:
任意撤销权主体是赠与人。一般情况下,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法定撤销权主体包括赠与人及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在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情形下,赠与人及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行使法定撤销权。
2. 行使条件:
任意撤销权只需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基于自身意愿即可行使。
法定撤销权则需满足特定法定情形,如受赠人的前述严重侵害行为等才可行使。
3. 行使时间:
任意撤销通常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行使。
法定撤销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与法定撤销存在明显区别。
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依其意思表示而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赠与人在还没把东西真正给到受赠人手里,比如房产还没过户、动产还没交付时,不想送了,就可以撤销。这主要是考虑到赠与行为在财产权利转移前,赠与人可能会因各种原因改变想法,法律赋予其一定的反悔权。
法定撤销则不同。它是指在具备法定情形时,无论赠与财产的权利是否已经转移,赠与是否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或者经过公证,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都可以撤销赠与。这些法定情形包括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法定撤销是为了保护赠与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防止受赠人的不当行为导致赠与人遭受损失。总之,任意撤销侧重于赠与人在财产权利转移前的自主意思,法定撤销侧重于在特定法定情形下对赠与人权益的保护。
上一篇:怎么查是不是夫妻关系
下一篇:暂无 了